博士生怎么阅读文献呢?
近期查阅了一篇关于博士生阅读文献的文章,文中有些关于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观点,别具一格,在读博士期间,阅读文献应从小论文开始,宁缺毋滥。这种想法和我们要阅读大量文献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一开始的确是让人匪夷所思,但是经过仔细考虑后,又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以下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文的主要观点作一摘录和整理,然后结合本人学习、研究和教学经验,谈谈研究生特别是博士论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1.具体场景
本文探讨的是研究生(例如博士研究生)的阅读文献的问题。讲得更具体一点,是博士入学后的选题阶段。这一阶段,老师经常会指派或指派一个方向,然后给学生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学生开始大量阅读文献,为开题做准备。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强调多读文献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指导学生的时候,十个教师中至少有八个是这样讲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反其意旨,认为博士论文的阅读应该谨慎,少而不乱。
2、普遍情况
大量阅读原始文献是博士们开启科学研究之旅的必要步骤。在这些情况中,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种情况是博士研究生期间,博士研究生处于一种仿徨、无助、忧郁、无处下手的阶段;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一篇论文,翻来覆去看还是看不懂,看得迷迷糊糊,过不了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
3、基本观点
作者有三个疑问:为什么不明白?难道看得不够吗?看多就会懂吗?其实并不是这样,也就是说“让一个初学者没开始就大量阅读原始文献,其实是不合适的!”、“读得再多也不懂,只靠阅读文献,阅读能力和学术水平不能提高”。
推荐阅读《论文引用是否计算到查重率中?》
2021-11-01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结构和顺序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论文里弄虚作假都有哪些危害呢? 自己查重论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毕业论文选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论文写完了为什么要进行查重? 需要把目录上传到论文查重系统上吗? 一篇论文中添加几个关键词最合适?上一篇: 本科论文查重比例多少合格? 下一篇: 会计论文如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