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确保逻辑连贯性?
在引言部分,可以考虑一种“倒三角”式的安排。也就是说,从广泛(broad)到具体(specific)。比如,从一个科学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谈到现有的研究进展;再从现有的理论和实验证据,指出其仍需继续发展的部分,并提出一个具体的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可以论述解释自己的研究假设(hypothesis)。这里想强调一下,很多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都是对某一具体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的真伪,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再得出结论。我们称这样的研究为“假设驱动”(hypothesis-driven)。值得一提的是,一项研究是否为hypothesis-driven,是评审人(研究基金申请的评审以及论文稿件的评审)评判其质量的标尺之一。所以,如果一项研究确实是hypothesis-driven,一定要明确清晰地在引言部分写出自己的假设,直接用(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之类的句式。这是对该研究的性质的嘹亮宣言,不能模糊,不能省略。
材料和方法部分从结构上来说一般作者都没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参考文献里的方法部分的描写,但是只能参考。至于具体的文字,根据流程尽量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对于涉及数据统计的文章,材料和方法部分(通常是末尾)应该对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一个说明。
在结果部分,因为开展每一个具体实验都是有原因的,应该根据这个原因安排内容的先后,并在文字描述上写清楚其间的逻辑联系。结果部分的每一个小节里,应该避免毫无由头地直接甩出一串统计结果、不解释不说明我们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做这个实验,以及统计数据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在讨论部分,有些作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和引言有重叠,所以干脆直接复制粘贴一些引言里的句子、甚至是小的段落。但是其实讨论和引言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引言是铺垫,而讨论是延展。讨论部分可以考虑采用一种与引言部分相反的、“正三角”式的安排,也就是说,从具体到广泛。从对实验结果和新发现的总结,到这些发现对目前研究的意义、填补了什么样的空白。如果实验发现新颖、出人意料,需要特别突出强调,这一定会引起读者包括评审的注意。在前人做过类似工作的情况下,可将实验结果与其它结果比较,如有不同处则分析原因。再从结果延伸到相关理论或者理论体系加以讨论。
本文整理自网络,仅供大家参考。想要进行论文检测同学,可以去Paperfree进行检测,准确率也是可以保证的。
2018-03-23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查重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论文写作如何定型定向定框架? 使用不正规的查重入口会有着什么样的后果? 论文查重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论文查重系统有字数限制吗? 论文引用博客中的文章会被查重出来吗? 论文查重用自己的话描述算抄袭吗?上一篇: SCI四部修改法 下一篇: 毕业论文致谢应该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