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在学术文章里的作用
第二种谈到“文献综述”的时候,是指一篇学术文章中的一个章节---Literature review, 一般出现在一篇学术文章的 Introduction后面,hypotheses 和方法部分的前面。英文文献中只要是实证文章(empirical article) 就一定要有对其他文献的介绍、评价、分析,一定要有对其他文献的借鉴,不可能有哪篇文章是完完全全开创了另一个新的平行宇宙的。
写好文献综述必然始自对“为什么一篇学术文章不能缺了文献综述”的深入理解。
举个例子。
假设你被派到了外太空去研究一种地球上从来没有的植物。这种植物长在距离地球几亿光年的一颗刚被发现的星球上,你的任务是去研究这植物跟地球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能不能移植到地球上来养。你到了外太空,看到了这种奇怪的植物,发现它跟地球上的树有着一样的树干、树皮、和树叶,然而它成熟的时候不会结一般的果子,而会长出一颗金字塔形状的金子来。
回到地球你需要出一份研究报告,你需要对比出这棵树和其他地球上树的异同,你会怎样写呢?你大概会说,这棵树被称为“树”是因为它有着地球上被称为“树”的植物的特点;然而它又不是树,因为它的果实是金属,而不是果子或者种子。。
在这个你写报告的过程中,其实你就无意之间做了一次对以前知识的提及和利用,因为任何新知识的创立都不可能脱离已经存在的知识的路径依赖,依赖的方式或者是信息性的,或者是范式性的和视角性的。哪怕是对外星球植物这样一个完全新鲜的领域,哪怕是这种极端的脱离我们认知的事物,我们在开始研究它的那个起点总是会需要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现有的认知结构、现有的知识体系、现有的思考范式去处理这些信息。而研究者有责任让读者看到你做了怎样的路径依赖:你的研究基于哪些现有的知识,哪些过去的发现,哪些范式的影响。
所以文献综述的本质其实就是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为读者清楚地列举和勾勒出至今为止某个领域都有哪些重要的结论,都有哪些必须要说的发现,我们目前都知道些什么,又不知道什么,指出目前已存在的研究当中有哪些”gap”,从而能够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开始解释自己的研究为什么有意义,自己的研究假设为什么设定了这样的逻辑。
所以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至少起到如下几个作用:
指出在你的研究之前都已经发现了什么
用一定的逻辑把这些研究串联起来(对比、归类、比较、分析),方便读者看到一个全景,而不只是你的研究
指出此前研究的gap是什么, 哪些点还没研究到,为什么缺,为什么缺的这个重要
指出你的研究会弥补上这个literature中的gap
让你的文章”fit in the big conversation”(融入到更大的对话中去).
关于"fit in the big conversation"这一点其实尤其重要-----换句话说,你要记得,你的文章要融入到当下这个领域整个的一个大的讨论中去,你可以支持或者反对某个现存的观点,这都没有关系,然而你不能完全把自己的研究从当下的所有讨论中跳脱出来,不能跟别的研究一点重叠都没有。
这就好像,某个领域的资深学者们坐在一个屋子里面高谈阔论,你忽然跑进屋子想让大家都听你说话,那么你就要听听他们正在讨论什么,用什么语言讨论,关注点是什么,然后让自己接着他们的谈话,但是又不乏新意的展开自己的讨论。你的发言要能跟其他人说的话有关联,你的发言方式最好能符合当时的场合和气氛,如果你完全不管别人在讲什么就上来说一通,别人可能会对你带搭不理,充耳不闻,那么即便你真的有很好的观点也很难进入到别人的耳朵里面。
所以为了把自己的游戏玩好,要先跟别人一起玩。本文整理自网络,仅供大家参考。想要进行论文查重同学,可以去Paperfree进行查重,准确率也是可以保证的。
2018-03-19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第三次查重不过会怎么样? 自费的论文查重要点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论文查重系统能检测出图片上的文字吗? 毕业论文中的程序代码会查重吗? 论文不查重检测会影响毕业吗? 论文写作中这些常犯的问题你中招过吗? 论文查重提示命名不规范怎么办?上一篇: 让SCI讨论部分更有深度的方法 下一篇: 写好文献综述必备技能:”synth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