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论文查重的结果和学校的怎么不一样?
自己论文查重的结果和学校查重结果有差异,这情况太常见了。别光看数字差了一点就慌,主要原因在这儿:
一、用的查重系统不一样
数据库差别太大: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市面上的查重软件,它们自己的论文数据库,都跟学校用官方数据库不一样,覆盖范围有大有小。学校系统通常有更全、更新的资源,特别是硕博论文库、某些会议论文集或者期刊库,自查的软件不一定有。还有,学校系统可能还包含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这个你外面根本查不到。算法不是一回事: 不同的系统判定“重复”的规则不完全一样。
库更新速度不一致: 学校用的系统更新快,刚发表的论文可能马上进库了。而自查的免费版、基础版数据库更新慢,可能没收录这部分新内容。
二、你自己查的时候没弄对
提交的不是最终版: 你自己查的时候修改过了,后来又改了稿子,但改完没再查一次。学校查的是你最终提交的版本,内容不一样结果当然不一样。
选错查重范围: 自查时设置没调整好。比如学校要查全文(含摘要、目录、参考文献、附录),你自查时可能漏了目录或参考文献。或者你觉得封面、声明页不算,其实有些学校系统默认查所有内容(里面姓名、学校名、固定格式文字会引发重复)。
文件格式搞乱了: PDF和Word上传后的文字识别可能有差异。特别是复杂格式(图表、公式),识别出错也可能被系统误判。
三、引用处理问题
引文格式不对: 自查时引用的部分没规范标注(缺引号、缺脚注、缺尾注),系统没识别出来是引用,直接当抄袭算了。学校的系统对引用格式要求更严。
过度依赖引用: 就算格式规范了,引用内容太多太密,超过系统设定引用比例门槛也会引起高重复率。自查软件阈值宽松点的话可能看不出,学校那关就过不去了。
四、时间差的问题
查重系统(包括学校的库)会不停加新论文。你自查完到学校给你查之间可能隔了一段,这期间刚好系统更新了,收录了和你内容相似的新论文,学校查出来的重复率就比你自查时要高了。
学校查的报告才是最终结果。 自己查重目的为了了解初步情况,控制风险,为学校查铺个路。最终结果以学校那张报告为准。
2025-07-30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层出不穷的论文查重系统该怎么去使用呢? 论文查重系统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定稿后面还需要进行论文查重检测吗? 论文中使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算抄袭吗? 现阶段有没有永久免费的论文查重方式? 翻译法能否达到去降低论文查重率的效果? 论文查重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库有什么用处?上一篇: 在毕业论文里弄虚作假都有哪些危害呢? 下一篇: 论文查重真的会泄露论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