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研究生跳楼在揭示谁的软肋?
当我们通过新闻媒体获悉,中南大学研究生姜东身在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自杀身亡之后,对这一事件深感不幸与悲哀。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竟然怀疑其导师在论文 答辩时有意为难自己。所以,造成了纠结于心的悲剧。这既是姜东身家人的悲剧,又是他的导师和中南大学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对谁都是一种奇耻大辱。
据京华时报5月25日报道,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23日,姜东身哥哥姜东中称,弟弟死前在 网上留下5000字遗书,称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选择自杀;导师称是按规章制度来,否认刻意为难。中南大学官网23日晚间称,学校已启动调查程 序,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中曰:“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然而, 如果我们从新闻报道的有关内容来看,显然死者并不尊敬他的导师。尽管他的死存在着很多自卑的心理阴影。但是,其心理阴影又是他的导师造成的。因此,姜东身 没有从其导师那里学会怎样做人;因此,姜东身的自卑与失望心理远远大于他的自信。所以,才会导致悲剧发生。
《管子·权修》中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人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培养人。而培养人,不在于寄希望他们能谋得多大的官位,而在于他们是否能 对自己负责,是否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由此可见,中南大学担任姜东身研究生导师的教授没有教育好这个研究生;由此可见,就连姜东身的导师也未使自己明白其中 的哲学道理;由此可见,作为研究生导师,绝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所带研究生的学业而满足,而应当从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方面下功夫;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应当使 人更加明智和聪慧,而不是让人更加愚蠢。
姜东身之所以怀疑自己的导师,是因为他不会积极主动地从自身找原因。如果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只会猜忌他人,而不会与人沟通交流,研究生教育就是失败的;如果 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能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无法使研究生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信念;如果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能使学生拥有宽广的胸怀, 而学生只是一个疑神疑鬼的人,那么,导师和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失败的。
《荀子·修身》中曰:“是是非非谓之知。”大意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就叫做明知。荀子在《修身》中还告诫我们:“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是说否定 正确的,肯定错误的,这就叫做愚蠢。因此,姜东身自杀之后,无论是导师还是中南大学,都应以更加坦荡的胸怀去认真反思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面对姜东身的自杀行为,以及姜东身留下的“网络遗书”,都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和寻找姜东身自杀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让姜东 身的家人面对和接受现实;只有启动司法介入程序,才能使姜东身的家人和社会公众相信公检法秉公办案的处理处理结果,并使姜东身的导师和中南大学不背负精神 枷锁与包袱,才能使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真正面向未来与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生教育成为为国家建设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2015-09-25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会被要求延毕吗? 论文结构和顺序有什么样的影响? 定稿后面还需要进行论文查重检测吗? 论文写作使用论据要注意什么? 怎么去制止论文查重时论文内容被泄露出去? 论文题目对查重结果有影响吗? 去改变语句顺序是否能防止论文查重呢?上一篇: 百度新推高考提分神器“觅题”APP 下一篇: 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改变功利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