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中的Discussion如何写好?
许多杂志把Results和Discussion 放在一起以便讨论结果的意义。Discussion部分与Introduction 是紧密相关的。讨论要起始于某个课题的已知情况,然后再讨论实验结果对课题研究的进一步认识和意义,当然也要说明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等。可以说这部分是一篇文章中最难写的,如何解释实验结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科研思维能力。要写好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其意义和它对某个课题研究的更深入认识,需要对这个领域的过去和现状有基本了解,一般作者做了些实验,有些新数据,是知识的积累,往往不是创新,在讲述这些结果的意义时,要做到合理、合适,不牵强附会。科学结果往往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正确,写起来要留有余地,所以会经常使用suggest,imply,appear 等词。除了掌握写作技巧外,作者应熟悉自己科研领域的文献,善于把自己的结果与文献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讨论自己实验结果的含义和意义。
讨论部分写作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尽量使用主动句,可以用第一人称。语句要简练,避免写冗长的句子:
2.对实验结果按其顺序进行讨论。讲述每个结果表示什么和对某个问题认知的意义,这时需要引用文献结果来支持自己的结论;
3.讨论部分不能引入新的数据,所有数据都应来自Results 部分;
4.要引用已发表的他人的结果或自己以前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结论,有时也需要表明自己的结果支持他人的发现,应该写出自己的结果与已发表的文献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5. 应该用一小段来阐述在你的结果的基础上,新的问题或假想是什么? 你是如何去研究新的问题或假想的。
论文,顾名思义,就是要“论”或“Discuss” 通过论述,把自己科研成果和理论的重要性、意义、应用、缺陷等表述清楚,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如果把科研成果比喻成一件艺术品,那论述就是你对这件艺术品的讲解。艺术品的创造、特点、与其他类似作品的显著区别及不足等都可能是你讲解的内容。同样,论述部分一般或多或少要涉及四个方面:论文的新颖发现;
与已发表成果的不同或对已有成果的补充; 科研成果的意义和应用性; 有待改进之处和未来科研方向。
讨论部分最容易被写成文献综述或试验结果的另一种描述。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讨论部分要先从自己的成果写起,讨论你的结果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和意义。讨论是在论述文献的的背景下,与文献知识相比,阐述论文的结果。从很多方面可以找出论文研究的新颖之处。比如:
新的化学反应或反应条件;
更简洁有效的制备方法;
新活性化合物;
新材料或材料新特性;
新工艺和高产率;
改进的分析方法;
高灵敏度,多化合物分析;
某个特殊物种的研究;
基因和酶的研究;
中国人群的药物代谢和药效;
某种疾病群体的药物代谢和治疗;
新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中国病人群体的研究。
想要进行论文查重同学,可以去Paperfree进行查重,准确率也是可以保证的。
2018-03-30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翻译过来的论文会被查重吗? 论文查重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论文查重后多久会被数据库所收录呢? 自查时如何才能保证与学校的查重结果一致? 硕士论文查重和本科论文查重有什么不一样? 同一届毕业生论文会互相查重吗?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后还有修改的必要吗?上一篇: 你的文献阅读量,够不够深 下一篇: SCI期刊收录的6种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