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是你一言不合就考研,现在又怪硕士文凭‘不值钱
1.在实际操作中
出现简单化、粗暴化的倾向。据笔者统计和实地调查,有些学校明确要求对检测过程、检测内容和检测结果严格保密,没有有效地开展学术规范教育;虽然多数高校都规定了专家鉴定或学术委员会审核程序,但实践中却因操作程序不明确或时间有限而很少启用,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基本权益,也使该系统成为惩罚学生的"利器"。
2.从适用对象看
多数高校将所有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纳入检测范围,部分高校尚未将硕士生全部纳入,这可能是考虑到两者培养目标的不同,也可能是基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但还有一些高校将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区别对待,让人有些费解。
3.从检测指标看
各高校的做法千差万别。从指标构成看,有的只采用单一指标,即文字重和百分比或文字复制比;有的采用双重指标,即重合字数和重合百分比。问题是多数高校在规定检测指标时并未区分不同学科,而只是在"实施办法"中规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并由研究生院在实施检测时统一适用于全校各院系的论文。这种无视学科差异、整齐化一的做法损害了学术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017-09-14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查重第一次没过会有什么影响吗? 论文提交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论文查重是在定稿前还是定稿后? 论文中使用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算抄袭吗? 为什么论文抄袭不能完全根除呢? 毕业论文不交会有什么后果? 论文查重和答辩的过程不一样吗?上一篇: 2018考研:哪些院校好考,哪些院校难考。 下一篇: 写给湖南写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