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率检测有表格怎么算?
论文查重时,表格里的内容肯定是算在检测范围内的。查重系统不是只认文字,它也会读取表格里的数字和文字信息。
表格在查重系统里是怎么被看待的呢?可以这么理解,系统会把表格转换成一种近似文本的形式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你表格里填写的所有文字、数字、符号,都会和数据库里的文献进行比对。如果表格中的句子、数据描述与已有论文完全一样,或者高度相似,就会被标红,算作重复部分。
不过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表格的框架结构本身,比如横线、竖线这些线条,查重系统通常是不识别的,它关注的是框框里的内容。但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就是如果你的表格是从别的论文里直接复制过来的,连同行列标题、数据排列顺序都一模一样,那么即使你修改了里面的几个数据,整个表格的表述框架也可能被系统判定为重复。
那怎么避免表格部分重复率过高呢?这里有几个可以操作的办法。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表述方式。比如,原表格的标题是“不同年龄组患者人数分布”,你可以改成“各年龄段患病人数统计”。对于表格里的文字说明,像“占比很高”可以换成“所占比例较大”,“数值上升”可以表达为“数据呈现增长趋势”。核心是把说法换一换,意思保持不变。
对于数据很多的表格,可以考虑把它拆解。一个特别复杂的大表格,信息量密集,很容易和别人撞车。你可以想想,是不是能分成两三个小表格来呈现?或者,有些数据是不是用文字描述一下趋势就够了,不一定非要全部做成表格。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注明数据来源。如果你的表格数据是引用自已发表的论文或者公开的数据库,一定要在表格下方清晰地标注出来,比如写上“数据来源:本研究根据XX数据库2023年数据整理”。这样即使表述相似,系统在判断时也可能将其视为合理引用,从而降低重复率。
在技术操作上也要留意。尽量用Word等软件自己重新制作表格,不要直接截图粘贴。因为系统无法识别图片里的文字,但有的学校检测时可能会对截图有特殊要求,反而带来麻烦。自己画表格最稳妥,也能方便地进行文字修改。
对待表格就要像对待正文一样,不能直接照搬。需要花点心思,重新组织语言和形式,让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样查重时才能更安心。
2025-10-14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查重出现乱码了该怎么去处理这一问题? 论文查重的次数是否会有限制? 论文内容中页眉是否会影响到论文查重率? 论文降重语句转换怎么修改比较好? 论文查重时出现字数和论文不对是什么情况? 论文信息填错会影响查重结果吗? 毕业论文中的化学公式会查重吗?上一篇: 论文查重改动中非常容易出现不正确的判断是什么? 下一篇: 论文查重网址真的能让人去信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