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查重是否会去查绪论部分的重复率?
硕士论文查重时,绪论部分绝对是查重系统重点扫描的对象,而且这部分重复率出问题的概率相当高。想知道为什么?往下看就明白了。
查重系统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它不管你论文分成几章几节,只要是你提交的正文内容,从标题到参考文献之前的文字,机器都会一字一句地扫描,和数据库里的文章做比对。绪论作为论文的开篇章节,自然包含在内,不可能跳过不查。
很多同学有个误解,觉得绪论主要是介绍背景、讲前人研究(文献综述),引用别人的东西多很正常,查重系统应该会“网开一面”。这想法很危险!查重系统是“死脑筋”,它只看文字是否重复,不管你是不是在引用文献。只要大段文字和已有文献雷同,哪怕你标注了引用出处,系统照样会标红算进重复率里。唯一能“豁免”的,只有正确标注的直接引语(就是加引号引用的原句),但这类内容在绪论里占比通常很小。所以绪论部分最容易“踩雷”的几个地方你得特别注意:
背景描述太“套路”:很多研究领域的背景介绍,如果你照搬这种通用句式,或者描述行业背景、概念定义时直接复制教材、百科或别人论文里的现成表述,哪怕意思一样但文字高度相似,就会被揪出来。写背景时尽量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语言,别偷懒复制粘贴。
文献综述变成“搬运工”:这是绪论里重复率最高的重灾区!很多同学写文献综述时,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把A作者的观点、B作者的研究结论,几乎原封不动地复述一遍,只是简单地在句子开头加上“某某认为”;二是为了图省事,直接大段摘抄某篇重要文献的内容。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用自己的话总结、转述别人的核心观点,并且清晰地标明观点是谁提出的(正确引用)。记住,即使是转述,如果表达方式和原文过于接近,也可能被判定为重复。
研究意义和目的写得“太标准”:有些同学在写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时,喜欢套用一些固定的表达模板,或者参考了太多类似主题的论文,导致写出来的句子和别人的高度雷同。这部分内容虽然篇幅可能不长,但如果和已有文献撞车,也会拉高整体重复率。
那绪论重复率高会有什么后果?后果很直接:
拉高整体重复率:学校判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看的是整篇论文的总重复率。绪论作为论文的一部分,它的重复率会直接计入总结果。如果绪论部分重复率爆表,哪怕你后面自己写的章节重复率很低,总重复率也可能超标。
影响答辩和毕业:绝大多数高校对硕士论文的重复率有硬性要求(低于10%、15%等)。总重复率超标,轻则要求修改,重则可能影响答辩资格甚至延迟毕业。绪论作为“开头炮”,如果没打好,后面写得再好也可能被拖累。
2025-07-20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细节有哪些? 预查重和正式论文查重有什么差别点不一样? 为什么高质量的论文反而更难发表? 学位论文查重检测需要去进行实名制吗?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得高于多少? 学位毕业论文为什么比一般文章难写? 毕业论文查重放到什么时候检测是最好的呢?上一篇: 在论文查重的时候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 下一篇: 论文查重改动中很容易出现不正确的判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