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的天才少年,你怎么看?
近期,华人科学家文小刚获得狄拉克奖章,据paperfree的小编所知这是理论和数学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而且中国科学家仅有三次获得这个奖章。不仅如此,Nature是世界顶级科技杂志,而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曹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一天内连刊两文,很多人就把目光转入到他们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他们都是从少年班学院毕业的。
少年班其实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是在李政道教授和邓小平、方毅等领导的推动下成立的。当年缺乏人才,所以就想把教育资源给少数的天才、神童,然而大多数神童都是,高智商年纪小的少年。往往有一件事有利就有弊,有赞同就有反对的声音出现,赞成:集中资源,浇灌天才,多出人才;不赞成:认为这种方式太过急功近利了,恐怕会适得其反,伤仲永就不好了。
事实告诉我们,第一届少年班确实是做的不错,硕果累累,所以第二年国内十二所顶尖高校也都陆续开办了少年班,作为试点,但是也都陆陆续续停办了,唯有科大少年班坚持下来了。而且从这毕业的天才神童不在少数,如庄小威,34岁就是哈佛的物理和化学的双料正聘教师,何江就是她的学生,骆李群教授、伊希教师、前微软副总裁张亚勤、达摩院的徐华等等这些都是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
不知道看到这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当然了,成功的是有许许多多,但是失败的也有,就如宁铂,他是第一届的少年班学生,而且还上过电视,并且抨击过少年班这种神童教育,而后削发为僧。当然了还有一位名叫王思涵的学生,14岁就考入了大学,但是毕业时考试统统挂科,被退学了,泯然众人矣。
你怎么看呢,对于少年班的天才?天才神童的光环看似耀眼,但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压力和负担,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开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也培养出了很多精英人才,而少年班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年少时吃的苦,现在不正是成了他们成功的道路吗?
2018-08-14 | 作者:paper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