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中学术不端行为的几大类型
近年来,不少的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改变了职称评定的方式,强调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是加大科研论文在职称评定中的比重,将科研论文的数量直接和职称的评定联系起来。
运用法(哲)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经济法的主体、行为、责任等概念范畴。这是一种立基于法(哲)理学视角研讨经济法问题的基本路径。从以往研究看,绝大多数经济法论者都选择了这一路径分析问题,其目的在于为经济法理论和实践探寻更为深刻的理论资源。以经济法主体范畴为例,法(哲)理学层面的市民社会、利益关系以及“权利—权力”关系等理论或方法为我们科学认识经济法主体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框架。具体到经济法主体范畴研究中,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都集中体现为经济法学术共同体在设计经济法主体体系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法(哲)理学思想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受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形成了“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三元框架和“国家—市场”二元框架的学术主张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其中,“三元框架”是基于传统的利益关系分析法而形成的,而“二元框架”则是在分析法律主体之权利(力)结构的基础上得以确立的。尽管经济法论者的研究进路与分析方法不同,由此所得的结论也各异,但都基于哲学或法(哲)理学的思想和观点对其理论主张加以分析和论证。自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哲学思想“整体优于个体,社会优于个人”始,到卢梭建构的用来阐释“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的社会契约论,再到庞德根据耶林的目的法学理论把利益区分为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三种类型,最后到哈耶克的“第三领域”概念[18],以及当代最重要的法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强调“公共领域”理论之基础上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经济—国家”三元结构[19]的重要命题,所谓的经济法主体“三元框架”从这些论断或观点中获取了直接的哲学或法(哲)理学理论资源
2016-12-23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课程论文会不会去进行查重检测? 论文查重检测报告为何突然无法去下载呢? 论文查重怎么判定为抄袭的? 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好过吗?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作用是什么? 毕业论文盲审需要查重吗? 职称论文过了查重就能发表了吗?上一篇: 论文检测发现的教师抄袭行为的缘由 下一篇: 论文查重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