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Free,Logo,免费论文查重,论文检测,论文查重 ®

论文检测对抄袭论文的一些管理方式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研究生论文检测查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阻碍了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进步。

对经济法“法外之理”的解读,构成了新近以来中国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主流。③寻求经济法“法外之理”的理论成果,较多地表现为关于经济法理论的宏大叙事与价值呼唤,它强调思想和理念,关注经济法置身于其中的政治历史背景与社会经济现实。毋庸置疑,法(哲)理学的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注重宏大叙事而忽视微观论证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法(哲)理学的基础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法律价值、法律运作、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和法律发展等较为宏观、博大的主题上,尤其在法律现代化、法律理想图景、法治与和谐、法治与社会公平、人权保障、司法改革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①然而,对诸如法的定义、本质、特征,法的形式与效力,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有关法的本体问题却少有论述。受此影响,学界在探索经济法通向哲理化之路的理论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翻译法学”、“移植法学”甚至是“沟通法学”的品性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知识增长和理论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或引进,真正属于自身的原创性知识、理论和方法较少[23]。譬如,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市民社会理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以及受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影响而塑造的“角色理论”等,都是中国经济法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宏观分析方法。就经济法法理学研究而言,此种研究方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这种主张将其他学科领域的宏大理论直接“翻译”为经济法表达的方式,并不能对经济法的存在基础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2016-12-21 | 作者:paperfree

合作伙伴:

华为 360学术 中国知网 阿里云 金山软件 百度学术

赞助商:

中国银联 支付宝 微信支付 百度钱包 网银在线 京东金融

常见问题   |   使用帮助   |   用户留言   |   行业新闻   |   论文技巧   |   关于我们

Paperfree提供免费论文查重、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相似度检测等服务!

copyright@2002-2022 PaperFree.cn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12700号-2 湘公网安备43019002001197 湖南写邦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