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检测对抄袭论文的一些管理方式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研究生论文检测查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阻碍了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进步。
对经济法“法外之理”的解读,构成了新近以来中国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主流。③寻求经济法“法外之理”的理论成果,较多地表现为关于经济法理论的宏大叙事与价值呼唤,它强调思想和理念,关注经济法置身于其中的政治历史背景与社会经济现实。毋庸置疑,法(哲)理学的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注重宏大叙事而忽视微观论证的问题。近十几年来,法(哲)理学的基础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法律价值、法律运作、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和法律发展等较为宏观、博大的主题上,尤其在法律现代化、法律理想图景、法治与和谐、法治与社会公平、人权保障、司法改革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①然而,对诸如法的定义、本质、特征,法的形式与效力,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有关法的本体问题却少有论述。受此影响,学界在探索经济法通向哲理化之路的理论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翻译法学”、“移植法学”甚至是“沟通法学”的品性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的知识增长和理论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或引进,真正属于自身的原创性知识、理论和方法较少[23]。譬如,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市民社会理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以及受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影响而塑造的“角色理论”等,都是中国经济法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宏观分析方法。就经济法法理学研究而言,此种研究方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这种主张将其他学科领域的宏大理论直接“翻译”为经济法表达的方式,并不能对经济法的存在基础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2016-12-21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论文查重系统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论文查重要是没有通过需要延期多久呢? 毕业论文预答辩要做些什么? 论文查重第一次没过会有什么影响吗? 论文查重是在定稿前还是定稿后? 论文撰写完之后还需知道这些论文查重原理? 论文要怎么才能顺利达到学校的要求呢?上一篇: 论文查重对学术不端的管理办法 下一篇: 论文查重为学校对论文的审核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