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的毕业论文查重率真的好吗?
极低的毕业论文查重率(比如低于2%甚至接近0%)表面看起来好像很“安全”,但实际上可能暗藏一些问题,不一定完全是好事:
丢掉了必要的引用与支撑:
学术研究本来就需要建立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写论文时会用到领域内大家公认的基本概念、经典理论、重要数据、标准方法,或者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来支持你的论点。这些内容出现一定的重复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如果你为了把查重率压到极低,把所有这类内容都删掉或者强行改成“面目全非”但意思可能扭曲的说法,论文反而失去了学术支撑和对话基础,会显得干瘪、缺乏依据,甚至让人觉得你根本不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写法显得奇怪,阅读不顺:
过度追求“独一无二”的表达,容易出现两种问题:
一种是生造的词汇或极生僻的表达:为了让每个词都和别人不一样,造出一些专业领域根本不用的新词,或者把简单的话说得无比绕口、晦涩难懂。导师或评委读起来会很费劲,影响对论文本身内容的判断。
另一种是技术性写作的缺失:很多领域描述方法、结果、实验设备等,有固定的、通用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刻意避开这些标准说法,自己编一套,反而显得不专业,甚至引起误解。
可能反映了研究深度不足或工作量不够:
一篇扎实的毕业论文,通常需要充分调研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批判或者综合运用。这个过程必然会涉及对前人工作的提及和讨论。如果查重率低得离谱,比如全文都是你自己提出但未经充分验证的全新观点,或者过于简短的描述,也可能让人感觉你没有充分做好文献工作,研究基础打得不够扎实,或者论文本身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欠缺。一个成熟完整的研究,不太可能和其他已知研究毫无交集点(必要的基础词汇和背景重复就是交集的一种体现)。
存在刻意规避的嫌疑,暴露风险更大:
如果你是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让查重率变得异常低,风险更高:
把大量核心文字转成图片、表格截图: 查重系统扫不到图片里的字,当然重复率低。但学校严禁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格式混乱、图片文字模糊、答辩时追问细节你答不上来),被判定为作弊后果很严重。
过度依赖“降重黑科技”: 用程序反复同义词替换、句子结构洗牌、调换语序,但完全不改变核心信息(本质还是抄袭),改出来的东西生硬不通。经验丰富的导师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或者答辩时深入提问立刻露馅。这种“技术操作”下的低重复率,反而是学术不端的证据。
购买“低重复率承诺”的降重服务: 对方很可能就是用的以上“造假”手段,或者把你的论文拆得七零八落,完全失去学术价值和逻辑。
2025-07-02 | 作者:paperfree
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毕业论文选题很重要? 硕士论文查重是否会去查绪论部分的重复率? 首次进行论文查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论文查重率是否越低越好? 小论文和毕业论文有什么区别? 论文查重检测报告为何突然无法去下载呢? 论文查重怎么判定为抄袭的?上一篇: 论文查重会对表格进行查询吗? 下一篇: 论文引用的内容为什么必须要标注?